线上咨询
我家孩子上课不专心爱讲话,自控力差怎么办?
留言回复:
张家长您好,感谢您的留言。首先我们要知道,孩子的自控力也是需要后天学习的,它是孩子掌控精神状态、情感、行为和注意力的能力。不单单事关自我控制,还包括抑制自己第一反应,排除不相关刺激的干扰和坚持完成相关任务(即使是自己不喜欢的任务)的能力。
当孩子无法有效的约束自己时,我们家长可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,主动帮助孩子培养自控力。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并鼓励孩子自我提醒和纠正,再通过建立一些奖励制度,激励孩子坚持良好行为。
我们也可以通过训练培养孩子的做事意志力。家长可让孩子学下棋、画画等,让孩子经过努力学会这些技能,在这其中锻炼他们注意的集中性和耐心。
另外,家长要培养孩子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。别人的交谈、门外的声响,都会使孩子中断正在进行的事情。家长应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和障碍,督促他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某项活动,使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悦。
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,如果还有其它困惑,或者需要得到更多的帮助,可以致电河源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电话:3212660。
从上学期中就开始和舍友的关系突然变得很陌生,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,问她们也说没有,但是平时在宿舍她们就像没有我这个人一样,除了我主动参与她们讲话,不然我们一般不会产生交流。而且有时候我主动交流她们也不会理我。寒假期间更是零交流,这学期开学前两天就开始感觉自己很抗拒去学校,这段时间在学校也是很经常会有低落情绪涌上来,眼泪一下就掉下来了,而且要花很长时间缓和,我也不知道为什么,感觉自己没有什么特别悲伤的事情,但是就是好难过好难过,真的控制不住。经常长时间的发呆,不想待在学校,也不想待在家里,有不想待在这个世界上的想法,这种症状已经持续十多天了……真的好压抑。
留言回复:
张同学你好!看到你的留言很想抱抱你,希望你能感受到温暖。以前我也有和你类似的问题,有时候也觉得自己很孤独,我很理解你的感受。我们每个人都会希望别人喜欢自己,肯定自己。当得不到别人的认可、接纳则会感到难过和自卑。我给你的建议是 : 保持微笑,找出原因,提升自己。
当别人孤立你的时候情绪难免低落,人无完人,你可以反思一下原因,别人是因为什么不愿意和你玩呢?成绩优秀的人,有可能因为平时流露了傲慢的情绪,或者不经意说出了一些瞧不起他人的话语而被排挤;天性善良从不得罪他人的人,有可能是因为性格内向,不敢与他人交流而被孤立;性格豪爽的人说不定快言快语伤害了别人而不自知。总之,我们需要找到自己被孤立的内在因素,尝试改变自己的性格,再学习一些与他人沟通交往的技巧,慢慢调整与他人相处的方式。
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你也可以先找一个爱好,如:下棋、绘画、朗诵、运动……等等,有了自己的爱好,就会为其付出时间精力,和同爱好的人一起也会拓展你生活交际的圈子,交到学校之外的其他朋友。生活可不只有上学,还有其他很多有意思的事情。你也不必局限于自己的喜好,平时可多参与一些班级活动或者同学聚会。在活动中,放下拘谨,和大家尽情玩耍,当同学越了解你、发现你的亮光点,愿意和你交朋友的人也会慢慢多起来。
你还很年轻,可以学习掌握很多的东西,世界很大,还有美好的未来等着你,在成长的道路上虽然难免有磕磕绊绊,但你终会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。现在只是人生一个小小的阶段,无论遭遇什么,保持一种“困难只是暂时的,一切总会好起来”的希望感最为重要。你能及时寻求心理援助,说明你很勇敢,相信你一定会克服目前的困难!加油!
如果你还有其它困惑,或者需要得到更多的帮助,可以致电河源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电话:3212660,预约我们的心理咨询师为你线下辅导。祝一切顺利!
辅导站老师好,现在开学了,我的孩子(初二)去学校兴致不高,回家就想玩手机,怎么让他收心认真学习比较好?
留言回复:
黄女士您好,感谢您的留言,每年开学总会有同学遇到类似问题,孩子寒假长时间在家,与学校的作息规律有所不同,开学时面临着松弛状态难以迅速做出调整,这是一种正常现象,家长不必过分担忧。
当然,我们需要通过一些方式做出调整:
1.家长可以以身作则,陪着孩子执行上学期间的作息制度,帮助孩子回到正常的学习轨道。
2.与孩子交谈时可围绕与学校相关的话题,跟孩子多谈谈上学期的学校生活,帮助他回忆开心的事情,能够达到一种“收心”的心理暗示效果。
3.孩子爱玩手机是家长普遍担忧的事情,害怕孩子玩手机成瘾,其实玩手机也是孩子的一种娱乐方式,我们可以慢慢引导孩子减少玩手机的时间,同时发展孩子其它的兴趣爱好,如:下棋、朗诵、美术、音乐以及各项体育运动等等。心理专家表示,通过参与性强的团体竞技活动,可以营造更多适合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益环境,对孩子厌学、手机网瘾等常见心理问题具有积极正向的意义。孩子会在兴趣爱好活动中,有更多的思考、学习语言与情绪表达,从而学会人际交往、享受竞技互动的乐趣。家长只要帮助孩子找到兴趣关注点,孩子自然会减少对手机的依赖。
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,如果还有其它困惑,或者需要得到更多的帮助,可以致电河源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电话:3212660。
您好,我是高一的学生,我发现我经常会头晕无力,学习觉得很吃力,总是提不起精神,但是我也是很努力,晚睡早起。家里人觉得我是精力不好,压力太大了,经常煲汤补身体,吃营养药,导致我现在很胖很自卑。
留言回复:
你好,感谢你对平台的信任。听你说的,感觉你有两个担心:一是学习状态不好,提不起精神,学习也吃力;二是家里人看你状态不好,给你补身体后,身体变得肥胖后觉得自卑。理解你现在的感受,高中的学习压力确实较大,压力大的背后是对自己的期望,期望自己能够做的更好,且很重视学习结果,希望自己的努力有成果,但是要注意劳逸结合,提醒自己身心健康都需重视。比如。
1.身体方面: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可以约同学一起去早起或者下午放学后操场小跑下,五分钟十分钟的运动都会让人提起精神,课间时间可以走动走动,看看远处、看看绿植,放松下紧绷的神经,或者充分利用体育课的时间,可以约上有同样困扰有运动兴趣的同学一起运动;
2.心理方面:尝试和身边的同学聊聊你的困扰,也许别人并不像你想的那样,觉得胖而自卑,在身体健康的前提下,不能因为外表怎样就轻易对一个人判断,对自己也是。
高中还是长身体的时候,长期熬夜不利于身体健康与精神集中。你也可以想下晚睡和早起的效率高不高?如果不高,可适当调整改善下。
换位思考下,家人不仅要关照孩子的安全和起居,而且要管理和辅导孩子的学业,可能比较没有注意到你的心理变化。但是家人关心你,怕你身体吃不消,才给你吃的比较营养,这是家人爱你的一种表现,你可以跟家人沟通改变饮食结构,合理的安排一日三餐,多吃蔬菜水果。同时你经过运动精神气更好了,合理的安排睡眠时间,学习上也一直在努力,慢慢调整吧。祝你学业顺利!
我家孩子今年初中,从疫情期间开始就情绪不好,去医院看是抑郁状态,吃了一段时间药情况有所好转,但最近又开始反复,不怎么吃饭、不和人说话、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。我想带她去看心理医生,但她不肯去,我该怎么办好?希望可以得到老师的帮助 感谢!
留言回复:
谢女士您好,感谢您的留言,看到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所反复,当家长的必定十分着急,我们理解你的感受。
一般引发孩子情绪问题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:①因某些童年经历心灵受到创伤;长期处于自卑状态,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。②家庭动荡,失去亲人、父母离异,心灵有阴影。③家长期望过高,管教过于严格,超出孩子承受能力。④生活环境闭塞,缺乏交流,感情压抑,情绪不能充分发泄。只有了解孩子产生情绪问题的根本原因才能更好地处理问题。
首先,孩子不与任何人沟通交流,也许是因为孩子觉得别人不理解他,因此把自己的心门关闭,拒绝交流。我们可以尝试着从孩子的处境去理解他的想法以及行为。当亲子关系良好,孩子会更愿意与家长倾诉。在这一方面,我们可以多关注孩子做得好的地方,及时给予肯定。当孩子情绪比较好的时候,可以多多鼓励他敞开心扉,听听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。
得知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之后,可以尝试地给孩子提供以下帮助:
①帮助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良好的抗压能力,指导孩子调整情绪,并且进行适当的发泄。②鼓励并陪伴孩子做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事。③帮助孩子建立学习或者生活上的目标,使孩子有方向感。④耐心、平静地与孩子沟通关于向心理咨询师寻求心理援助的事情。
最后,如果您实在不放心孩子,欢迎致电河源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热线3212660,预约心理咨询师做相关的心理辅导。
放假和奶奶住一起,我们有代沟,她太唠叨了什么都要管,吃饭洗澡做作业看电视都要管,出去玩每次都要啰嗦好久。
留言回复:
黄平同学,你好!感谢你对本平台的留言,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奶奶“啰嗦你”这件事。
我们每个人表达的方式都不一样,从言语中感受对方真实的情绪很重要,比如你认为奶奶对你很啰嗦,而我第一感觉是奶奶很爱你。
因为疼爱你,所以会在日常关注你的一举一动,也会对你有更高的要求。或许,她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对,让你感到不耐烦,那我们可以怎么做呢?
我建议你化被动为主动,可以主动关心奶奶,从看得到的日常生活入手,了解奶奶的喜好习惯,例如作息时间、爱吃的食物、常看的节目等等,了解奶奶的身体状况,让奶奶和你讲讲她年轻时候的故事,当你有更多的话题和奶奶交流,同时也有机会让奶奶更了解你的兴趣爱好、你的朋友交际、你的学习计划,奶奶自然就减少了那些千篇一律的“啰嗦”了,对吗?
祝:假期愉快!
对什么也提不起劲,时不时就想哭,想自残
留言回复:
吴同学,你好!很感谢你的留言以及对我们的信任。
虽然不清楚具体是什么原因,但是我非常理解你的感受以及你现在的处境。出于对你的健康利益负责的态度,对于你所提供的信息,非常抱歉我们无法给到确切的诊断。以下几点建议,希望能够缓解你的情况。
1.主动尝试自己感兴趣的事情,转移自己的注意力,对生活保持积极的态度;
2.适当和父母、老师、朋友倾诉自己内心的苦恼和矛盾;
3.寻找合适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,例如运动,音乐,游戏等等。
最后,如果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,或者持续时间超过2周,可以到相关医院进一步咨询检测,例如河源市精神卫生中心(河源市第二人民医院)3610866,或源城区精神卫生防治所(上城医院)3344668咨询检测。
你的年龄还小,未来还有一切可能,你想到向我们求助,相信你还是对生活有渴望、有追求,希望你能够早日恢复正常生活。
孩子读小学五年级,几乎每学期在学校都会有一次因为跟同学闹矛盾而发脾气,甚至推翻桌凳,不怕老师的那种,在同学面前也不会觉得不好意思。请问老师们,这是属于什么问题?怎么解决?
留言回复:
叶同学家长您好,很感谢您的留言。
孩子脾气不好,首先需要父母做一个不随意发脾气的好榜样,此外需注意对孩子的日常教育、保护程度,不溺爱、不放纵,否则孩子就容易急躁、不能等待、不能忍受任何委屈。作为家长可以结合以下几点来做:
1 、首先要理解、允许孩子发脾气。这是一种情绪的宣泄,因为他还小,不知道该如何自我调整心情,所以您别把他发脾气理解为一种不良的表现,而是要以一种引导的心态去帮助孩子作调整。
2、耐心地倾听,帮孩子分析、处理问题。当他发脾气时,耐心地问问他发生了什么事,让他逐渐平静、自然地把事情及感受说出来,慢慢降低火气。切记不可大吼大叫,否则可能会激化他的情绪。倾听的过程中,给他以接纳、共情,让他感觉到“父母是理解我的”。再给他分析,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,该怎么处理比较好。由此他就会发现:父母讲的是有道理的,跟父母交流,能解决我的问题。长此以往他会认识到,有事要好好说,凡事要讲道理,乱发脾气解决不了问题。
3、制定好规矩,经常和孩子灌输观念,让孩子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,慢慢的,孩子为一些小事发脾气的频率也会减少。
4、家长如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和他理论,他一定听不进去,等事情过去了,他有一个好心情时,再来和他谈谈,这样效果会更好。
最后,如果您实在不放心孩子,欢迎致电河源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热线3212660,预约心理咨询师做相关的心理辅导
女儿6岁多,上一年级。脾气特别差,一点小事就发脾气。题目不会做了发脾气,做错事情说她两句也发脾气,什么事情不满足她不顺心了也发脾气,一天能发脾气十多次。不理她过一会自己又好了。这种情况需要怎么引导?
留言回复:
曾小姐您好,很感谢您的留言。
六岁的小孩子正处于一个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,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慢慢觉醒,在觉醒过程中,孩子会以自己的方式逐步探索这个世界以明白自我的价值和能力,所以孩子经常会出现一些“奇怪”的行为。这种“奇怪”的行为在家长的眼中就是“错误”的行为,当孩子的自我价值得不到认同的时候,现阶段她通过发脾气来告诉家长:我是有价值有能力的,你们没有发现吗?那我就表现的更明显一点,就是各种发脾气。这个时候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来收敛孩子的“暴脾气”。
①把他单独放在房间里,作短暂的隔离,冷落他一会儿,让他有时间冷静下来重新考虑下一步怎么办。
②孩子发完脾气平复心情后,家长需及时跟孩子讲道理,通过分析缘由进行教育,告诉孩子刚才的行为是不好的,采取发脾气的办法要挟父母满足自己的需求,是达不到目的的,从而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。如果发现孩子在哪一次能克制自己没有发脾气,应及时予以表扬和奖励。
③要让孩子知道父母还是爱自己的,只是不爱自己的撒泼行为。
④要有意识地在平日里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,从一件件小事做起,不要让孩子觉得,只要是我想要的,爸妈都会立刻满足,形成一种要风得风、要雨得雨的感觉。这样当孩子偶尔不能如愿以偿的时候,就容易大发雷霆。
对小孩子行为的养成,家长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重,一方面,对孩子的忽视或者过分溺爱会出现孩子总是爱发脾气的现象,另一方面,与爱人经常争吵发脾气也会让孩子学会这种不良的行为。
最后,如果实在不放心孩子,也欢迎您致电河源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3212660预约心理咨询师做心理辅导。
孩子不听话咋办?
留言回复:
黄女士,很感谢你的留言
你的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:
第一、家长是我们孩子的榜样,也是我们孩子的第一个老师。如果一个家长平时以身作则,说话从来说到做到,与孩子的约定都会遵守,那么自然而然的,孩子也会学习到我们家长的优秀品质,那么也就不存在不听话的问题了。
第二、所谓不听话是从我们自身的角度出发,孩子还小,他们可能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来理解什么是听话,什么是不听话。孩子处在一个发育的阶段,他们不懂事才是一种正常现象,我们不能用成年人这种成熟的逻辑方式来与孩子沟通,要求孩子做到我们所理解的听话,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面理解孩子,要有耐心、循序渐进的让孩子理解到自己的不听话。
希望我的一番话能够帮助到你,也欢迎您致电河源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3212660预约心理咨询师做心理辅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