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护学堂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心理咨询师 > 自护学堂

儿童文学惊现“少儿不宜”?家长关心则乱

作者:河源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 发布时间:2020-09-10 浏览:1951次

2020下半年,儿童文学界掀起一场血雨腥风的“禁书运动”,起因是有网友爆料了几本“儿童不宜”的儿童文学。 据了解,被归为“童书黑名单”的书籍中有涉及宣扬自杀、暴力、情欲、不良习惯、误导三观等内容。乍看的确吓了一跳,童书中竟有这些内容?

禁书运动”的炮火首先对准了《装在口袋里的爸爸》系列图书。爆出这本书有问题的网友,正是在被孩子问到“我们死后会去哪个隧道呀?”之后感到十分后怕,所以开始呼吁其他家长进行“书架大检查”。 发生这样的事情,家长们的反应可想而知。

接下来中枪的就是杨红樱的《淘气包马小跳》系列。 在《淘气包马小跳之天真妈妈》中,马小跳被妈妈逼着练钢琴非常郁闷,他对好朋友唐飞说:“我受不了练钢琴了,不想练了,都想自杀了。”并且还讨教“哪种自杀方式比较好”。这么看很吓人,但是等等!读过这个这本书的人应该都知道,马小跳听唐飞讲完诸多“死法”后得出的结论是“死亡太可怕了,我要好好活着。” 杨红樱表示,“当时的创作初衷是不要强迫孩子做他不愿意的事。马小跳和唐飞都是开朗幽默的孩子,他们的对话调侃了自杀的样子很吓人”。 “如果联系人物性格,完整地读这个故事,就知道什么是断章取义了。”

死亡不能谈论,性也不能提及。 在“动物小说大王”沈石溪的《狼王梦》中,因出现“动物交配”的片段,被家长们集体“封杀”;在《象的种族歧视》中,因出现“异性相吸”的相关描述,也引起争议上了热搜。这场“禁书运动”中,家长们又在使用他们最原始的权力——控制。控制孩子永远只能看到我们想让他们看到的。 英剧《黑镜》讲的就是母亲控制女儿“视野”结果酿成悲剧的故事。

在传统观念下,人们很忌讳谈论死亡,大人都要小心翼翼地去回避,又怎会让孩子去认识“死亡”?所以当“死亡”出现于儿童文学中,家长必然会第一时间抨击。 由此可见,现在的“死亡教育”有多么匮乏。 《寻梦环游记》就是一部讨论死亡的电影,按照那些极端父母的想法,这部电影创造出一个“亡灵世界”不也是对死亡的美化吗?

讨论死亡,其实是讨论生命的意义。 有位父亲讲述,在给女儿读了《活了一百万次的猫》之后,女儿开始担心死亡,并且首先担心爸爸会不会死亡。 这时爸爸给了她肯定的答复,让她知道每个人都会死去,这是无法回避的事情。女儿又忧心忡忡地问他,“但是爸爸死了之后谁给我买玩具,谁陪我玩呢?”“爸爸会死,但那是在很久以后,你已经长大成人。万一没长大,还会有妈妈给你买玩具,其他小朋友跟你一起玩......” 得到这样的答案,孩子的世界就会形成安全感与可控感。比起一味的恐惧和回避死亡,这样的方式不是更好吗?

台湾教育学博士张淑美表示,“儿童在4 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,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,很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,进而产生负面情绪,影响一生。” 性教育也是一样的。 我们一边呼喊“性教育该提上日程”,一边又炮轰带有性元素的作品,认为它们玷污了孩子的纯洁心灵。其实,利用文学、影视作品来引出这些平时不会讨论到的话题是一个很好的选择。

孩子本是白纸一张,在读书的过程中看到死亡不会恐惧,看到情色不会羞耻,但是他们会好奇,这时家长给予正确的引导,他们就能形成正确的观念。给孩子一些空间去“摸爬滚打”,“脱敏”后才能拥有更顽强的生命力。